2024年暑期,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筑学院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,深入开展了以“强国复兴普新篇,挺膺担当砺青春”为主题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教育,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、了解社会、增长才干,在服务社会中培养高尚品格,不断完善学院实践育人体系。
一、选题广泛,覆盖多个领域
活动前期,经学院师生自行组队申报,院团委审批,2024年建筑学院共组建6支社会实践队伍,学院成立了专门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,指导老师及院内专业骨干教师积极参与,形成了上下联动、部门协同的组织体系。通过精心策划和周密部署,确保了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。同时,学院还注重与实践基地的沟通与联系,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了实践渠道,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,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为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本次暑期社会实践选题广泛,涵盖了地域文化、传承精神、文化探索、古建保护与开发等多个领域。各实践团队围绕乡村振兴、文化传承等专题,发展探究福建建筑特色与嘉庚精神的融合、福建海丝文化探索、古城与古建筑群开发与保护现状调研、福建建筑派系与福文化融合、探索福建的长征精神的传承等选题方向,结合建筑学院的专业特色,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。通过实践,学生们不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,还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、增长了见识。
二、文化传承,建筑为媒
在文化传承方面,建筑学院的实践团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他们走进当地的文化遗产地,对古建筑、传统民居等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记录。通过摄影、测绘、访谈等方式,学生们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,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持。同时,他们还运用建筑设计的理念,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现代演绎,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实践团队们走进了当地的文化遗产地,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。他们通过实地考察、访谈交流等方式,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,为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同时,实践团队还积极开展了理论宣讲和成品展览等活动,用生动的形式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他们走进社区、走进校园,为广大群众和师生送去了精神食粮和文化大餐。
三、志愿担当,青春力量
在志愿服务方面,建筑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他们积极参与支教帮扶、环保科普、文艺汇演等志愿服务活动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服务精神。
特别是在支教帮扶活动中,学生们针对困境儿童开展了系列安全教育知识科普和学业帮扶活动,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奋斗精神。
四、成果丰硕,育人显著
经过一个暑期的努力,建筑学院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在活动实施过程中,建筑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宣传方面,先后在各级宣传媒体上发表近700篇的新闻稿,其中国家级媒体33篇,省市级媒体600余篇,校级媒体新闻稿6篇,全面展示了活动的深远意义与卓越成就。在文创成果方面,实践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,结合实践内容,进行文创设计。其中,守望相筑实践队完成2版套色章的设计,3枚冰箱贴的设计,明信片和宣传册设计各1份;听风传梦实践队开展线下红色飞行棋体验7场、原创文创产品7件,其中包括“寻迹长征路,共赴长征路”红色飞行棋一套,“绝密文件·本子”红色解谜书,以蔡威为原型的“迷谍雾影”剧本杀,以及胸针、便利贴、钥匙扣、手机支架等文创周边;“鲤好泉州,活态人间”实践队设计了1张文创地图,5张明信片和2份建筑手绘作品。这些文创成果不仅是对实践队成员专业能力的一次有力证明,更是他们对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刻理解的生动体现。
各实践团队不仅完成了既定的实践任务,还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、增长了才干;学生们通过实践深入了解了社会、增长了见识,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同时,本次活动也进一步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,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加强实践育人工作,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、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。
五、展望未来,续写青春华章
展望未来,建筑学院将继续深化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和内容,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、了解社会、增长才干。同时,学院还将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,共同推动实践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,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。相信在学院团委的领导下,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建筑学院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!
(撰稿:谷欣桐,审核:章广)